印刷产业的行业标准滞后

国内印刷企业大都处于从传统封闭式产品生产体系向拓展开放式产品生产体系的转型时期,即从传统印刷流程向数字印刷流程的转型时期,其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体系大都沿用落后的经验性生产控制方法,存在印刷生产前后分离、技术参数随意、质量控制事后补救、生产稳定性差、质量波动大和材料浪费多等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和市场竞争力较弱的问题。因此在数字环境下,实施质量控制需要实施新的技术手段,建立技术目标。  
 
  (1)建立科学合理的技术、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逐步适应采用数字技术实现彩色图文产品的生产发展要求。即如何根据已经建立或准备建立的数字化生产环境,采用数字化技术来整合印刷生产的工艺、质量与管理的数字色彩控制与管理平台,理顺生产技术工艺和质量管理方法。  
 
  (2)解决印刷工业生产模式从生产制造业向产品(信息)服务业转变和延伸需要。在印刷生产全过程中,如何降低时间冗余、成本冗余、人员冗余、拓展新应用领域和实现产品及其个性化的再增值服务,形成适合国内生产环境的新技术概念和核心竞争力。  
 
我国数码印刷面临五大问题。 
  一是行业对数码印刷研究不够,进而对数码技术认识不够,一部分企业对数码技术意识淡漠,持静观态度。 
  二是由于技术落后和投入资金不足,人才资源的利用成了全面一样而无变化,存在人才资源浪费,业界大量信息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三是印刷产业的行业标准滞后,原始数据和信息交换的模式尚未形成。 
  四是精通数码印刷技术的人才培训和管理人才不足,阻碍了数码化的进程。 
  五是数码印刷业界的业务模式尚未形成,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 
  其实,数码印刷最大的特点是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但由于经营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而一时得不到彻底解决,目前只能说是处在渐进时期。这里姑且举美国、日本对应数码印刷的现状。以美国2007年数码印刷市场来说,有5%的增长,有64%的企业提高了销售额,也有18%的企业销售额下降。日本印刷界认为,要想使数码印刷、电子业务、跨媒体等新业务拓展,必须与其他行业协作这点非常重要。 
  比如与发送业协作强化按需服务。举例说,某家印刷公司将2台CTP设置在发送中心,将接到要发送的印活,当夜赶印出来,次日早晨就能向顾客提供可变数据好个性化的印刷品。这种做法,既可以把促销的印刷品和手册等按需印刷品及时送到顾客手中,又无需借用仓库来保管,从而提高了社会效应,也节省了成本。 
  与广告代理店协作对应面向个人的DM。美国洛杉矶有一家有职工120名的商业印刷公司,它设置摄影棚、工艺设计、印前工程、印刷、装订加工、邮件发送,加上与宣传活动有关的纸器加工好推销目录等部门,建立接受订货体制。开展one to one、DM(直邮)和跟个人web网站结合的宣传活动。本来这些活动的策划是由广告代理店来做的,因此对于提供印刷产品方来说,与广告代理店合作互得利益总是应选择的手段。 
本文出处:印刷厂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热门搜索 印刷   产业   行业标准  
  • 上海3044am永利集团官网印务有限公司刊登此文(印刷产业的行业标准滞后)只为传递信息,并不表示赞同或者反对作者观点。
  • 如果此文(印刷产业的行业标准滞后)内容给您造成了负面影响或者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如果此文(印刷产业的行业标准滞后)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