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印刷透墨量

 一、分析理论透墨量:  
 
  分析丝网透墨量有两种方法,一为计算丝网理论透墨量,二为实际印刷透墨量。计算理论透墨量有以下公式:  
 
  开孔率为:L  
 
  丝网厚度为:D  
 
  理论透墨量为:M=L×D÷100%  
 
  以上公式只是理论上的计算丝网透墨量方法,一旦运用到实践印刷中,数据会有发生变化,但是成正比。我们来看以下因素:  
 
  1、丝网的目数(直接决定到孔宽及开孔率)。丝网的目数越高,孔宽越小,开孔率随之降低,例如:355目丝网孔宽为31μm,开孔率为26%,理论透墨量为14.3cm³/m²。305目丝网孔宽为45μm,开孔率为35%理论透墨量为16.3cm³/m²。  
 
  2、丝网的线径(直接影响到网厚、开孔率、网孔大小)。是指未编织的线径的直径,编织后的线径会变成椭圆形。将会影响到网孔的大小。同等目数的丝网线径不同,也将影响到开孔大小和开孔率。  
 
  例如:305目丝网线径31um开孔率为35%,孔宽为49um,网厚为49um,理论透墨量为17。2cm³/m²。  
 
  305目丝网线径34um开孔率为29.6%,孔宽为45um,网厚为55um,理论透墨量为16。3cm³/m²。  
 
  305目丝网线径40um开孔率为20。1%,孔宽为37um,网厚为65um理论透墨量为13cm³/m²。  
 
  3、丝网的厚度(直接影响墨层)。我们可以把绷制好的网版用测厚仪来检测其丝网厚度。由于各个厂家生产的丝网都有自己的织造工艺,经、纬线的弯曲程度不一样,弯曲程度越大丝网会变的更薄,反之则大。在绷网过程中,由于受到外力的影响,线径被拉伸,最终会影响到丝网的厚薄。  
 
  4、丝网的孔宽(直接影响下墨量)。我们知道网孔越宽的丝网其下墨量越大。在绷网过程中,张力越高,目数变低,网孔越宽,其透墨量随着变大。  
 
  5、丝网的开孔率(直接影响下墨量)。所谓开孔率是指丝网单位面积内透墨面积占总面积的白分比。例如开孔率为35%的丝网,透墨的部分为35%,不通透被丝经遮挡的部分为65%,开孔率越高的丝网其下墨量越大。  
 
  计算公式:  
 
  孔宽为:K  
 
  目数为:M  
 
  英寸单位为:Y  
 
  开孔率为:L=K×M÷Y²×100%  
 
  6、丝网的压平面(直接影响网厚、孔宽)。  
 
  进口丝网355目以上多采用压平处理。压平后的丝网明显会变薄网孔变小。被压平的丝网在绷网时,我们来看以下例子:把压平面朝刮墨面绷网时可节约油墨10%~15%,把压平面朝承印物面绷网可节约油墨15%~25%。  
 
  二、实际印刷透墨量:  
 
  1、网版的张力(影响开孔大小、丝网目数、线径、网厚)。丝网在绷网过程中,随着张力的增加,丝网本身的技术参数相应会跟着发生变化。首先影响到丝网的目数,张力越高目数下降的越大(直到丝网发生塑性变形)。接下来会影响到丝网的孔宽,网孔会变大,线径会变细,网布会变薄,这些因素最终会导致下墨量的变化。  
 
  2、膜层的厚度(决定下墨量)。如果我们采用感光胶来制作网版,我们还要考虑感光胶本身的固体含量,固体含量低的感光胶在制版后,膜层会??水分被挥发,膜层将会变薄。所以我们只能用测厚仪来检测网版整体的厚度。  
 
  3、油墨类型(间接影响墨层厚度)。我们知道溶剂型油墨在印刷后,溶剂会挥发,最终墨层也会变薄。光固型油墨在印刷后,树脂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后瞬间发生固化,所以墨层保持不变。  
 
  4、油墨的黏度(间接影响墨层厚度)。黏度越低的油墨在印刷过程中,墨层会越厚,因为油墨本身含的溶剂少,相反则越薄。  
 
  5、刮胶的硬度(间接影响墨层厚度)。在印刷过程中,硬度越高的刮胶,越不容易变形,下墨量越小,相反则大。  
 
  6、刮刀的忍口(直接影响下墨量)。刮刀的刃口如果呈直角,下墨量小。如果呈钝角下墨量则大。  
 
  7、刮刀的角度。(间接影响墨层厚度)。在印刷时,刮刀与网版的夹角越小,下墨量越大,因为刮刀与网版是呈面接触。相反则小。  
 
  8、刮刀的压力(直接影响下墨量)。在印刷时,对刮刀施压越大,下墨越小,原因是油墨在没有被完全挤出网孔前已经被赶跑。相反则小。  
 
  9、回墨刀的压力(直接下墨量)。对回墨刀施加的压力越大,则下墨量越大,原因是少量的油墨在没刮印前已经被回墨刀挤出网孔。相反则小。  
 
  10、刮印的速度(间接影响墨层厚度)。印刷的速度越快,下墨越小,因为油墨还没有完全添满网孔时,油墨已经被挤出,造成供墨间断。  
 
  11、承印材料。(直接影响墨层厚度)。承印物表面平整度也会影响墨层的厚度,粗糙的表面油墨会渗透下去(如编织物、皮革、木质类)。相反则大。  
 
  12、印刷环境(间接影响墨层厚度)。我们一直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印刷车间环境的温、湿度的变化,如果印刷环境的温度变化太大,会对油墨本身造成影响(如油墨的黏度、流动性等)。 
本文出处: 印刷厂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热门搜索 实际   印刷    
  • 上海3044am永利集团官网印务有限公司刊登此文(实际印刷透墨量)只为传递信息,并不表示赞同或者反对作者观点。
  • 如果此文(实际印刷透墨量)内容给您造成了负面影响或者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如果此文(实际印刷透墨量)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