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拍印装饰性花纹图案

中国古代社会的物质文明中,有一种被人们称作“几何形印纹陶”,或简称为“印纹陶”的陶器,为当时生活中广泛使用之物。这种陶器的特点是陶器表面装饰着各式各样的、由线条排列或交织成的几何形图案和花纹,而且这些图案和花纹,既不是描绘的,也不是刻划的,而是采用一种类似于印版的印模拍印上去的。这种拍印技术,包括印模(类似于印版)、拍印(类似于压印)、印迹(复制品图案),为包括印刷术在内的复制转印术的最初形式,具有手工刻制印模,并通过拍印而获得印迹象之内涵,开印模复制术之先河。
    手工雕刻技术,源于新石器早期的制陶工艺。最早的制陶工艺有一个“拍打”工序。从制陶工艺中的拍打,到有意识的拍印图案花纹,在制陶史上是一次飞跃。正是这一飞跃性进展,使制陶器皿上增加了美术装饰图纹,满足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它给人们对美化生活欲望以刺激,加速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早期的拍印技术,是在制陶时所使用的木拍之类的工具上,有意识地缠绕上草绳之类的东西,使拍打出来的陶器上留有绳纹等印迹(图2-5)。后来,随着制陶工艺的发展,人们将在木拍上缠绕草绳、藤等的拍印方法,逐渐演变成刻模拍印技术,使古代制陶拍印技术大大地前进了一步。
    手工拍印技术使用的工具是木拍,最早使用的木拍是光面的。这种带有手柄的木拍因其为木质,不可能遗留到五六千年之后的今日。我们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迄今仍在采用的、与其相类似的制陶工具(图2-6),可见古代制陶工具──木拍之一斑。
 
    手工拍印装饰性花纹图案,是制陶工艺的一道工序,在坯体拍打后进行。拍印时,左手持内垫在陶坯内腔托住陶坯,右手执拍进行拍印或压印。拍印一般是从上到下顺序进行。供拍印花纹图案使用的印模,迄今已发现多种,有陶印模(图2-7)、雕纹龟版(图2-8)、石印模(图2-9)。这些印模,长、宽、厚不等,形状不一,但都刻有图案花纹。有云雷纹、方格纹、斜条纹、粗绳纹、席纹、斜线加圆点纹、双线斜格纹、曲折纹、叶脉纹、羽状纹、锥点纹等多种。据考古推断,当时的印模应以木质为多。因木质印模刻制容易,使用方便,人们理所当然地要使用木质印模。参见《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398-402页,彭适凡着,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手工拍印技术,对印刷术的发明来讲,有三方面的意义:其一,所用印模是手工雕刻的,且这种印模为人们精心刻制,与印刷术中的雕刻印版颇似;其二,印纹陶上的印纹,是印模上的雕刻印纹转印上去的印迹,是印模图纹的复制品,开转印复制术之先河;其三,新石器时期的印纹陶,有不少是彩陶,图案由几种颜色组成,必给印刷术中的彩色套印术以启示。从上述不难看出,无论从工艺技术角度,还是从原理和设想考虑,说新石器时期为印刷术之源头,都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本文出处: 印刷厂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热门搜索 手工   装饰性   花纹  
  • 上海3044am永利集团官网印务有限公司刊登此文(手工拍印装饰性花纹图案)只为传递信息,并不表示赞同或者反对作者观点。
  • 如果此文(手工拍印装饰性花纹图案)内容给您造成了负面影响或者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如果此文(手工拍印装饰性花纹图案)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